女儿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缠着我讲故事,今天依然照旧,我坐在她的小床边,对她说“那就讲一个妈妈小时候常听的故事吧,名字叫《两袖清风》。”
很久很久以前,有一个当大官的,他的名字叫于谦。他为人正直、作风廉洁。他生活的那个时代,朝政腐败,贪污成风,贿赂盛行。按当时的规矩,每年在地方当官的都要去京城接受检查,当时一些当官的为了保住官位,用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向他们的上司送礼、行贿。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,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疾苦、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就要动身上京去,他的朋友就拦住他说“你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?”于谦装作不懂地问“我应该带的都带了,还需要带什么吗?”朋友说“你见领导不送礼,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啊。”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“你看,我一年的工资,家里还有父母妻儿,哪里有多余的钱去巴结上司呀!”朋友又劝他:“你虽然不献金银珠宝、攀求权贵,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吗?”于谦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,笑着说:“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”。朋友们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的问“你带的是什么?”于谦哈哈大笑说“两袖清风!”后来,于谦果真什么也不带,光明正大地去奏事,从此以后,“两袖清风”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正直、清廉的品行。
女儿听完后,好奇的问我“妈妈,什么是清廉呢?”我笑着告诉她“所谓“清廉”就是指要清白廉洁。不贪财务,品行清廉,为人清白。简单的来讲,就是我们做人做事要有清清白白的行为,光明磊落的态度。”
女儿想了想,抬头又问“妈妈,那现在还有清廉的人吗?”我拍了拍她的头,看着她的眼睛对她说“有,一直都有,而且清廉的人会越来越多。”仔细想来,从古至今,唐朝有名相姚崇,助唐玄宗开创“开元盛世”,一生为国拯救苍生,心系百姓疾苦,自己身为大唐宰相,却甘守清贫;大宋时期有清官包拯,一生清廉简朴,为官期间,铁面无私,打击贪污,深受百姓爱戴;清朝于成龙,常常用糠屑混合米煮粥而食,而且都以青菜相送,民众亲切的称他为“于青菜”;建国之初的周恩来总理,一生辛苦操劳,为国作出巨大贡献,死后无一分钱存款;“百姓书记”梁雨润,他在基层做纪委书记短短五年时间里,组织查处了无数起群众上访案件,尤其是处理了一批关系老百姓生活疾苦的陈年积案而备受人们称赞,他用清廉书写了一个百姓爱看的“官”字。
女儿依偎在我的一侧,眨着懵懂的眼睛,略显沉思后对我说“妈妈,我觉得你讲的清廉品德应该是大人,而且是当官的大人们要有的品德,我才这么小,只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,也需要培养清廉品行吗?”“那当然了!”我点点头,肯定的对女儿说。因为,“清廉”不在乎年龄大小,职务高低,我们生活中,禁止浪费粮食,勤俭持家是清廉;不顺手牵羊,私拿公物是清廉;不以权谋私,攀权贿赂是清廉。总之,我认为的清廉就是良好的家风为指导,父母的言传与身教,高标准、严要求的自律精神,它关乎每一个人,要抓早抓小,防微杜渐;要从大处着眼,小处入手;要每家每户提高重视,一点一滴小事积累,从而让“清廉”成为影响一生的习惯。
故事的最后,我告诉我的女儿,我的妈妈将清廉的故事讲给我听,而我将它讲给你听,妈妈希望你要接好长辈的接力棒,坚守初心,将清廉家风代代传承。
作者: 邱晨(国寿财险)